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5:17 点击次数:150
肩部疼痛如锁,活动艰难,尤其阴雨天或夜间加剧?此多为风寒湿三邪痹阻经络气血所致!
《黄帝内经》明示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。”肩部位居阳位,易受外邪侵袭,若正气不足,风寒湿邪乘虚而入,滞留肩部关节筋肉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“不通则痛”,此乃肩痹(肩周炎等)常见根源。
曾接诊一名曹先生,是一位程序员,主诉右肩剧痛、活动受限半年余,遂来寻中医调理。刻诊所见:右肩冷痛沉重,夜间及遇寒加重,得温稍舒;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,上举、后伸困难;伴畏寒怕风,口淡不渴;舌质淡黯,苔白腻,脉沉紧。
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阻经络。患者年过四旬,阳气渐衰,卫外不固。风寒湿邪乘虚客于肩部经络,寒性收引凝滞,湿性重浊黏腻,致气血运行严重受阻,故见冷痛、重着、活动不利;舌淡黯苔白腻、脉沉紧皆为寒湿内阻、气血不畅之明证。
故拟肩痹祛风方:
羌活、桂枝、制附子、防风:此四味为君,力祛深入筋骨之风寒湿邪,温通经脉,散寒止痛。
苍术、薏苡仁:健运脾胃,燥湿渗利,消除内湿困阻,为臣药。
当归、川芎、片姜黄: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,专治气血痹阻之痛;
威灵仙、海风藤: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效果尤佳,共为佐助;
甘草为使调和诸药。
初诊(7剂): 诉肩冷痛减,夜寐改善,活动仍受限。调方: 去附子,加细辛、伸筋草,增温通舒筋之力。
二诊(7剂): 痛感大减,可缓慢穿衣摸背,畏寒消。调方: 去细辛、防风,加黄芪、鸡血藤,增益气血活血通络。
三诊(7剂): 痛基本消,日常活动无碍,仅大动稍酸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有力。调方: 减威灵仙、海风藤用量,侧重益气养血善后。嘱其少吹空调,注意保暖、渐增锻炼。随访三月,诸症平,未复发。
曹先生之证,风寒湿邪乃肩痛主因,祛风散寒、除湿通络实为治疗根本。尤其年过四十者,阳气渐弱,更需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。平素需注意肩部保暖,避免久居寒湿;适度活动关节,畅通气血;饮食忌生冷粘腻。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——养护自身阳气,方为抵御风寒湿痹之上策!
文中药方,需经中医师辨证调整,不可自行套用。
如有困扰,或者想了解更多中医防治知识,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交流。